当前位置: 首页 > 女性风采 > 正文

第四届“同济大学卓越女性奖”获奖者风采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29 】

 

第四届“同济大学卓越女性荣誉奖”获奖者:

万明玉  严隽薇  徐祖信

第四届“同济大学卓越女性教学奖”获奖者:

龚沛曾  何敏娟

 

万明玉,1929年生,上海人。

同济大学教授,民盟盟员。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并进入同济大学工作。1957年起参与筹办英语系,1987年起担任同济大学外语系系主任。在外训班、师训班、老师出国培训、办研究生班等工作中,万明玉教授勇挑重担,既负责组织,又担任教学,为我校外语系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三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始终治学严谨,根据外语教学特点形成“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并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为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万明玉教授亲自为他们开课进行业务辅导,同时在生活上也给予青年教师莫大的关心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万明玉教授组织成立了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亲自带队进班级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对教师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万明玉教授的带领下,全系的英语教学质量得以很大的提高,在全国高校英语四级水平测试中,我校取得了优良成绩,名列全国高校前列。万明玉教授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平时积极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曾担任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并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严隽薇,1946年3月生,上海人。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1970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控制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6月至 12月在瑞士铝业公司系统研究与开发部做高级访问学者。担任“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SC5 )委员、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理事、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终身会员,同济大学学报副主编。严隽薇教授学识渊博,专业造诣精湛,研究成果突出。作为学科带头人,她长期从事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系统工程及智能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实时软件工程、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集成化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设计与实施概论以及思维模拟与知识工程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桃李满天下。主持与参加完成了国家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技基金、CIMS推广应用示范工程等二十余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软件著作权证书13份,出版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  

 

 

徐祖信,1956年4月生,江西人。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所所长。1988年毕业于河海大学,1996年进入同济大学工作。历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祖信教授领衔苏州河污染治理,建立了我国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开发了国内第一个超大型潮汐河网水环境容量管理决策系统,提出了内源与外源治理同步、环境容量再生与水质恢复耦合、水系调活与优化管理并进的技术方略,应用于苏州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并推广应用到我国数十个城市河流污染整治。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出版著作三部,其中《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践》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70余名。徐祖信教授荣获“第八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并被评为“上海市建设功臣”、“上海市重点建设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组织者”、“江苏省科技精英”等。  

 

 

龚沛曾,1953年8月生,上海人。    

同济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进入同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工作,1996年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计算机基础教育协会理事长。龚沛曾教授带领着女性占80%以上的教学团队,以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全方位持久地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十二字培养目标,构建和实施了“2+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发起组织了“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并已举办八届,全面提升了大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成效显著,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囊获了教育部质量工程奖项: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龚沛曾教授对教育事业满怀挚爱,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倾情投入,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国家教学名师奖等荣誉称号;她所带领的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  

何敏娟,1963年7月生,上海人。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本科学习,1988起在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作,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曾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高耸结构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高耸构筑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何敏娟教授近30年来一直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尤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很多精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她负责的《木结构》课程分别于2015年、2016 年获“上海高校市级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钢结构》课程于201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何敏娟教授悉心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科研选题以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建立了与设计院工程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国家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屡获佳绩;同时积极承担教学研究与改革任务,“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何敏娟教授担任中共十八大代表,并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