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女性风采 > 正文

照亮未来的世博之光--访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规划总负责人郝洛西

【来源:上海妇女 发布日期:2011-09-14 】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电动机的发明为人类迎来了电气化时代;1878年巴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被安装在刚刚落成的埃菲尔铁塔上,亮如白昼;1939年纽约和洛杉矶世博会,展示了第一盏实用荧光灯,从此,荧光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出售夜场门票。绚烂夜景的背后,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LED)照明技术的集成应用。

与白天的端庄秀丽不同,夜幕下的上海世博园堪称惊艳。气势恢宏的中国馆、晶莹夺目的主题馆、华丽璀璨的世博轴阳光谷、还有多姿多彩的石油馆“油立方”……难怪外媒将其赞为“双面佳人”。

而为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的夜景“量身定妆”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教授,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规划总负责人、灯光总设计师郝洛西和她的团队。日前,利用一次会议的间隙,笔者采访了世博夜景的“视觉总监”郝洛西。

解密世博灯光秀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一点不错的。经郝教授的点拨,才发现原来在这流光溢彩的夜景背后,有着颇多耐人寻味的照明规划理念——策略上,形成高效节能的城市照明示范;文化上,创造历史遗迹的生态保护型照明模式;技术上,实现集成应用半导体的照明技术;人文上,享受照明科技所带来的灯光艺术和创意生活;产业上,实现“中国制造”产品的最大化应用。

本着这些理念,郝洛西团队对整个世博园区进行了亮度分区规划,园区按亮度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庆典广场世博轴、中心场馆等标志性建筑的场馆和园区出入口、轨道站点等人流密集的地区为最亮的一级照明区;综合广场、活动绿地、高架步道为二级照明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三级照明区,而停车场、世博园区外的主干道以及园区内的支路等亮度设置按照规范进行。考虑到外围区域接近居民区,为避免光污染,影响居民夜间的休息,规划对彩色动态光的使用加以限制。

LED照明技术,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在世博园区,我们往往身处“见光不见灯”的景致,郝洛西揭秘,这是因为LED灯藏在建筑物里面。

被称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在每根触须中都安装有一个细小的LED光源,所有的发光触须在风中轻微摇动,灵动璀璨;荷兰馆的“欢乐街”通过LED明亮闪烁的视觉效果表达张灯结彩的欢乐气氛;法国馆利用模拟的“蜡烛光”,营造出建筑漂浮在水面的意境,体现了“感性城市”的浪漫情调。

大面积运用LED技术的“一轴四馆”更是带来了一场视觉夜宴。夜间的中国馆凸显“中国红”的视觉效果,世博轴的“六朵喇叭花”因为一圈LED灯的时明时暗而变幻莫测……

据郝洛西介绍,上海世博会用LED替代传统照明灯具,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由LED营造的夜景照明更加强化了本届世博会主题,演绎了全新的世博内涵。

在实践绿色照明理念的过程中,自然光的利用无疑是最环保的技术手段,在建筑中引入自然光,不仅为建筑增添自然情趣,还能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耗。如“飞碟”造型的世博文化中心,上下面都开设有尺寸不一的圆形采光孔,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公共空间;主题馆屋面上安装有世界最大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既能发电,又能透过光线为建筑内部提供自然光……

身为照明设计的专家,郝洛西始终坚持,灯光设计首先要回归它服务生活的基本照明功能,而不是不计成本、浪费能源地追求某种璀璨辉煌的特殊效果。“我们展示的并不是某项技术,而是这座城市。”

绚烂光影背后有一个教学团队

和画家在室内搞艺术创作不同,照明需要团队,光的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撑。郝洛西的团队成员多为她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先后参与的人数达70余人。除了“世博夜景照明规划总负责人”、“灯光总设计师”这些头衔以外,郝洛西还有一个职业角色——教师。这就决定了她所做的所有工程项目,除了设计还有教学的一面。

设计院培养的设计人员是越来越成熟,而郝洛西培养的学生却是一成熟就要毕业离开,所以她的团队成员永远都是新手。做世博项目期间,她的团队就毕业了好几批学生。而不停地从头开始,无疑给项目经营造成很大的困扰,“这种困难,是设计院无法想象的”。不过,郝洛西坦言,这也磨练了自己的耐性。即使一个问题已讲了100遍,面对新加入的学生,她还得像讲第一遍那样兴致勃勃。

令郝洛西欣慰的是,因为世博会,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充分挖掘出来。开幕式场馆中世博文化中心的室内外照明设计都来自她和学生的创意,南、北出口两块LED光影艺术屏的设计灵感也皆出自二年级本科生的作业——VIP入口处,瑰丽繁复的玫瑰花,凸显了“绽放”的主题;普通观众入口处,中国传统艺术的泼墨图案,营造了“东方之梦”的情调。尤为难得的是,这两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型光电艺术屏,其材质却是黑白垃圾袋和马口铁。这一环保的特殊制作方式,也是由20多名本科生共同完成。这何尝不是郝洛西作为教师的得意之作!

对郝洛西团队来说,世博会的最大好处,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创意展示的大平台,平时课堂上、实验室里的创意可直接运用于实践,而这些实践给生活带来了惊喜。

出人意料,郝洛西团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女孩子学业的优秀让你没的选,舍她其谁?”郝洛西笑道。

在照明设计行业,凭着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女性在呈现和控制艺术画面方面,自有一套与男性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成果。而女性的顽强和韧性,却是郝洛西能感同身受的。

其实,在做世博会项目的同时,郝洛西和她的团队还承担了映秀、都江堰壹街区的照明设计规划项目。两个同样重要的国家项目,让郝洛西和她的团队不得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经常奔波在上海和四川之间。“面对压力,不害怕是假的,但女人能扛。虽然步履踉跄,却总能扛过去。”

顾薇薇是郝洛西团队的成员,也是让郝洛西非常感慨的学生——一个先天聋哑的女孩,凭着自身的毅力,和正常人一样,通过高考进入同济。世博科研期间,顾薇薇参加了“中国大学生LED照明设计创意大赛”。在郝洛西世博设计项目最紧张的时候,顾薇薇也进入了比赛的冲刺阶段,她经常就参赛作品的一些问题来请教老师。若是换了别人,郝洛西说她会拒绝,因为她实在忙不过来,但面对顾薇薇,她不忍心,只能咬咬牙,再挤出时间指导这个学生。这次全国大赛,顾薇薇获得了二等奖。薇薇和她的父母深深感激郝洛西,因为郝洛西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对薇薇的一生,意义非同寻常。

从接受世博项目开始,郝洛西和她的团队就没有在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在同济教学楼里,每天最晚熄灯的一定是郝洛西的实验室。

艰苦自不用说,学生的收获却是极大。“当初作照明规划的时候,好多场馆都还没有建。招展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一些场馆设计的经常性变更,使照明规划一直处于变化中。但正因为我们是教学机构,学生参与了规划的过程,也就了解了变化的根由,学会了应对,在专业方面很受锻炼。”

当然,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世博会让学生们学会了怎样去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

学的是建筑设计,却与照明打了多年交道,对光,郝洛西情有独钟。从2003年定下杭州西湖夜景主基调,及至今日为世博园区打造夜宴盛装,对光,郝洛西也自有一番感悟。在郝洛西眼里,光早已超越了照明。“光是生命、是灵魂,我们所有生命的节律、感知和情绪,都和光有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光合作用,没有生命;就没有颜色的辨别,没有空间。《圣经》创世纪第一天,上帝就说:‘要有光。’……光时刻弥漫在我们中间,简单又复杂。”

2010年,经郝洛西和她的团队精心打造的世博之光将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深邃的未来。